主题: 抗倭英雄六合令——董邦政

  • 渼麗魡邂逅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1977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5/10/31 16:30:23
  • 来自:浙江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六合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明嘉靖28年(1549年),一位风流倜傥,文采不凡,在历史上留下深深足迹的人,来到了六合,他的名字叫董邦政,河南信阳人,字克平。六合知县是他出任的政治生涯中第一个重要的官职,这虽然是一个不大的官,但他做得很称职。

当时东南沿海倭寇横行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严重扰乱了人民的生活,甚至动摇了本已飘摇的大明江山的根基。作为应天府六合县的知县,明孝陵北大门的守护者,他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。于是他“奋不顾身,提兵力战,保全境土,捍卫生民。”保护了人民,保卫了家园,受到六合人民的一致好评。在六合的三年任期内,成绩显著,因此,上级部门提拔他任国家首任海防佥事。任命书中是这样说的:董邦政“性刚行洁,倜傥有为,而尤长于边务,盖名实素彰,而非侥幸于一旦者也。”于是,根据当时海防需要,政府不拘常格,破例予以任用,并“添注浙江按察司”,专管江浙沪一带的“剿寇”之事,驻守上海。

董邦政在上海任海事职期间,正是苏松及上海地区倭患最为严重的时候。他在上海以及其它地方指挥或参与的战事,从嘉靖三十三年正月与倭寇首次进行较大规模的作战以来,到嘉靖三十五年四月下旬,共指挥或参与大小战斗一百余次,所率部队在这一时期歼灭倭寇无数,沉重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,左右了当时整个御倭局势,特别是几次大规模行动的结果,更是影响了形势的发展。因此,当时任总督、直隶浙江、福建军务的胡宗宪在奏报中称:以往“松江沿海一带,如柘林、浦东等处,每为贼巢屯住。今据报,目下并无一贼,民颇安生,此实将士用命之所致。” 董邦政为稳定东南沿海地区的形势和保证经济发展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董邦政任职六合期间,除了组织民众抗击倭寇而得到提拔以外,还做了很多改善民生的事情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,集市商肆不断涌现,但集市办在什么地方,商肆店铺该怎样开设,这都得由州县衙门来解决。特别是交易的公平,更是需要官府来管理和引导。因此,根据《六合县志》记载,鉴于“各市贸易之所,其斛斗秤尺,大小不一,民缘为奸”,董邦政于嘉靖三十年,在集市上设立“公平秤”,告谕所有参与贸易的人,以后一切交易以此为准。这样,不仅减少了贸易纠纷,稳定了市场秩序,而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、政府统治的巩固起到促进作用。

明《世宗实录》中曾提到董邦政,说他少年时读书非常勤奋,后被拔为贡生。当时的户部郎中魏学曾(字惟贯)作《送监司董大人归序》,评价说明朝以来,以一介“贡士为邑令而超陟佥宪者,自公始”,这是明朝独一无二的事情。董邦政在理政之余,还勤于著述,将自己的从政理念整理出来,在驻防上海抗倭时,写成了《长春园集》一册,书中保留了大量的于应天府一带江防、苏松上海地区的御倭战事、官员设置等方面有关的资料。在六合任知县期间,他创作了《六峰政纪》一册,记述其在六合的管理方略。同时在他的主持下,修撰了一部《六合县志》。这部嘉靖志成为现存最早的县志,对于保存六合史料,民风民俗等来说,弥足珍贵。

董邦政在六合知县任上勤政廉洁,在海防佥事任上屡挫倭寇,累建功勋,却为权臣赵文华所压制。后降调苏州府同知,虽屡败倭寇,但总是郁郁不得志,遂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前后,因年高而引疾辞官回乡,病死故里。

江北网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
""